北京安定医院陈旭:无论再难,这份工作我也要做下去!

时间:2024-05-18 04:39 来源:光明网   阅读量:19034      

??每当高考落幕,听到自己曾经治疗过的患者考上心仪大学的消息,陈旭坦言,“这是做这份工作最有价值、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尽管在门诊中偶尔会遭遇家属的误解和抱怨,但更多时候,陈旭怀揣着即使再难也要坚持做下去的信念,为患者带来希望。

??自从2010年走上工作岗位到现在,陈旭在儿童精神科这个领域辛勤耕耘了十四载,连续六个年头,放弃周末与节假日的休憩,坚守在门诊一线。本期《医路人生》一同走进北京安定医院,聆听儿童精神科主任医师陈旭与患者之间温暖而动人的故事。

??“我会尽最大努力促进精神疾病患者功能恢复”

??作为一名有着14年临床工作经验的儿童精神科医生,陈旭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相关的创新技术和干预,包括孤独症、抑郁症、多动症等疾病的病因学和治疗技术研究。

??谈起为什么选择儿童精神方向的原因,陈旭回忆起了大学时期的一次志愿活动。“做志愿者时我接触到了患有孤独症的小朋友,他们言语受限、互动困难,父母满怀焦虑。可当时孤独症的诊断、干预和治疗存在很多不足,我就想去探索有关儿童精神类的疾病,更好地帮助他们。”

??从读研究生坚定地选择这一研究方向,近二十年的时间里,陈旭经历了儿童精神病学研究的高速发展阶段,对儿童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理念有了全新的认知。她表示,青春期脑结构功能发育和情绪波动等因素,都会影响精神疾病患者的发展情况,但通过早期干预可以改善病情,这打破了最初“得了精神疾病是好不了的,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固有认知。

??为了使患有精神疾病的小朋友能够顺利融入班级,适应学校生活,陈旭也会通过给班主任写小纸条的方式,充当学校和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孩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时候家长传达的不准确,我就会写小纸条给班主任,告诉孩子目前面临哪些困难,给孩子多一点儿理解和关注。”

??陈旭相信,医生、家长和学校的紧密配合,是促进精神疾病患者功能恢复、适应环境、融入社会的关键。这样的“治疗联盟”,也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的最好办法。除了要面对小朋友,陈旭也在努力为家长们排忧解难,提供心理疏导,让他们在治疗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孩子出现问题,有时候可能是父母或家庭的原因造成的,而且家长的情绪状态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治疗效果。”

??面对疑难杂症,陈旭也有摸不到头绪的时候,但她会第一时间查阅大量文献、关注最新研究进展,也会寻求专家合作和联合会诊。只要有一丝希望,她就会尽万分努力。

??“看到患者逐渐恢复,是做医生最有意义和价值的时刻”

??在人来人往的诊室里,陈旭最希望看到的,是经过干预和治疗的患者能够像普通人一样上学、社交,适应环境并融入社会。在陈旭的从医经历中,也确实有着很多成功的案例。

??每年七八月份,是陈旭最开心的时候,她的办公桌上总能收到患者送来的鲜花和信件,信里是那些曾经封闭自我、不愿与人交流的孩子,考上心仪的大学的喜讯。

??患者送给陈旭的小星星

??陈旭坦言,这是做医生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时刻。

??这些曾患有精神疾病的小朋友给陈旭手写的长信中,字字充满着感激。“你是我生命中的一道光,让我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是你帮我重新回到学校,像一个普通孩子一样去学习去生活。”

??陈旭回忆,还有小朋友会折很多小星星送给她,并说“我很喜欢你,希望你能一直做医生”。更有学绘画的小朋友在甘肃采风时,根据当地的习俗结合自己的治疗经历,创作了一幅名为《治愈》的画,感谢她用医术和耐心治愈了她。

??患者给陈旭的画《治愈》

??在陈旭眼中,这些并不贵重的礼物是属于她最美好回忆,也是她继续治愈更多患者的动力源泉。“我深刻地觉得,无论再难,医生这份工作我也要做下去!”

??连续六年,陈旭周末、节假日无休息,始终坚持出门诊。如今,人工智能和数字医疗发展迅速,为神经发育障碍领域的治疗带来了广阔的前景,也让陈旭看到了未来的方向。

??“人工智能可以辅助医生进行儿童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筛查和诊断,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同时,混合现实技术等新兴干预方式也可以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更好的认知和社交训练。”陈旭期待随着研究的深入、方法技术的改善以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够帮助诊断和治愈更多的精神疾病患者,让他们像普通人一样正常生活、适应环境、融入社会。

特别鸣谢:北京安定医院

京华卫生编辑部出品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