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普之翼”更有力

时间:2024-06-03 10:46 来源:光明网   阅读量:16325      

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需要持续呵护和培养。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满足人们丰富多元的科普需求,关键在于持续完善全社会参与科普的机制

“无人机飞行表演”、缠绕画制作体验、“飞天小豹”数字人讲解、“小小航天人”艺术团表演……前不久,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一场科普市集在上海黄浦滨江举办。通过互动体验、科普展示等形式,一系列好看、好玩、好学的科普产品触达普通市民,人们在“边玩边学”中探索奇妙的科学世界。

科学普及是推动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前不久中国科协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稳步提升,反映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成效。当前人民群众对科普的需求与日俱增,更加多元。让科普深入人心,还需要在服务的精准性上下功夫。

好的科普往往不是单方面的输出,而是与受众需求的双向互动。由于知识结构、所处环境的差异,不同人群对科普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围绕个性化需求做科普,化“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效果可能事半功倍。比如,在云南昆明嵩明县,当地围绕农民在种植中药材方面的痛点,通过“农户点单+部门派单+专家接单”的方式,组织专家开展科技下乡讲学活动,调动了群众的学习积极性,科普成效显著。再比如,针对中小学生好奇心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实验学校开设了“博士课堂”,引入一线科研人才做科普,帮助孩子们接触学科前沿、培育科学思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科学种子。

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有必要抓好“薄弱一环”,让科普服务更加均衡普惠。我国科学素质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科普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可以发挥科普大篷车等流动科普设施便利、灵活等特点,引导科普资源和服务向基层和欠发达地区倾斜。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师生等是推动农村科普的重要力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能方便乡亲们获得更鲜活有用的知识。

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需要持续呵护和培养。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满足人们丰富多元的科普需求,关键在于持续完善全社会参与科普的机制。随着科普工作逐渐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更高质量的科普内容,更多元的科普形式,必将让“科普之翼”更有力,厚植科技创新的沃土。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