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移动设计院主办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赋能新质生产力”——“鲁班桥”成果转化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汇聚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中科院系统、全国重点高校、技术交易所及企业代表100余人,通过主题研讨、智库共建、技术路演、闭门对接等形式,共商产学研协同创新路径,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副司长杨海燕在致辞中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以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为重点,打造以专利产业化为成长路径的样板企业。中国移动作为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工作上走在全国前列,以国家5G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为依托,积极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为产业创新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活动聚焦供需对接和资源融通,旨在提升知识产权转化效益,充分释放科技创新价值,彰显了中国移动作为央企的使命担当。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处长徐海龙指出,北京市将持续优化知识产权运营生态,持续完善高价值专利培育机制,支持企业建立专利导航和风险预警体系,强化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布局,让创新成果转化有底气。期待中国移动“鲁班桥”平台能汇聚更多创新力量,让更多“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移动设计院院长高鹏表示,中国移动作为移动信息现代产业链链长,以“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企业”为使命,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促进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双向奔赴。“鲁班桥”平台将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以开放合作加速技术跨界融合,让更多“实验室金点子”变为“市场金果子”,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样板间”,让成果转化赋能新质生产力。
活动现场公布了“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专家智库”首批20位成员名单,涵盖中科院、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顶尖院所及技术交易机构代表。智库将围绕技术需求对接、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运营、金融创新等方向提供智力支持,助力破解成果转化难点。在技术合作需求发布及路演环节,中国移动联合中科院、高校团队聚焦人形机器人、液冷技术、高效储能、空天地一体四大领域进行了深度对接,活动现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2项。
下午闭门会议中,专家围绕“高校院所-企业产权交易机制优化”展开研讨,明确将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
本次“鲁班桥”活动以“智库+平台+生态”三轮驱动,构建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器”。中国移动设计院未来将持续联合高校院所打造“成果转化共同体”,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