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国灵魂发问:如果梁文峰继续读博士,还有DeepSeek吗?

时间:2025-05-19 04:04 来源:光明网   阅读量:8933      

5月17日,在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上,福耀科技大学校长、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教育家王树国表示,世界在发生剧变,社会与大学的反向交流正在推动着科技进步和发展,很多发明创造创新乃至新形态的引领都来自社会,社会实践走在理论的前面。

在王树国看来,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突破了人的认知边界,人们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场新技术革命是全方位的爆发,不是局限于一个领域,而是在人类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触发了全面爆发。“这场新技术革命没有人可以幸免,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不管你搞不搞,做不做,都会受到这次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

他表示,大学不再是从外部撬动社会的支点,不像当年我们是象牙塔高高在上,我们的理论、我们的学识、我们的技术都远远超出社会的水平,我们可以指导社会,但是现在不行了,大学不再是从外部撬动社会的支点,大学必须从单一学科为支点的传统封闭小圈子当中跳出来,直接与社会对话,与世界对话,这是21世纪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当这些问题产生的时候,真正能发挥作用的真不是理工科。人文社会科学,如何建立相应的文明体系,包括法律法规秩序,来确保新技术的诞生对人类的伤害压缩到最小,控制它让它不伤害人类,最大程度释放新技术对人类带来的益处,这是社会科学工作者去研究,这场新技术革命同样给人文社会科学带来发展的契机。”王树国说。

现场,他抛出了令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如果梁文峰继续读博士,还有今天的DeepSeek吗?如果王兴兴继续读博士,还有今天的宇树科技吗?如果汪滔继续读博士,还有今天的大疆吗?

“我们教育怎么办?为什么我们想栽树而没有栽成?为什么事与愿违?”王树国进一步发问,“哪个诺奖是我们大学培养出来的?哪个企业家是我们大学培养出来的?哪个科学家是我们大学培养出来的?不是,我们只是育了一棵苗苗而已,他们真正的成长是在实践当中,在血与火的挑战当中自己磨炼出来的,这是真的本事,这叫能力。”

王树国指出,真正的实践环境当中学历不等于能力,真正的能力是在实战状态下磨炼出来的。“大学的理念要改变了,教师的职能所在不是传授知识,你的功能是让知识变为学生的能力。社会环境给我们提供这样的舞台,大学一定要与社会深度融合。”

“只要我们有追梦的愿望、欲望,坚持就能成功。”王树国表示,世界上没有不可能之事,看你想不想做,愿不愿做,敢不敢做。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哪怕你失败了也是一种收获。只要我们敢闯,未来一定属于我们,你不闯一定是失败者。

当天的论坛上,多位院士、科学家与产业界人士齐聚一堂,围绕基础科学突破、技术革命产业化应用、人工智能与人类文明演进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